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8的文章

補冬健身秘訣

廿四節氣是古人的一大發明,大智慧的結晶! 中醫的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身體之五臟六腑的運作是與大宇宙的地球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因為,地球這一個大磁場無時無刻地在影響著人體的生理功能,包括電解質中最重要的正負電子。 時值年末,十一月的七日就是國人最喜歡的日子─「立冬」。一年四季的輪迴,過完了中 秋天,意謂著冬天就要來了。冬季的開始就是以「立冬」這一天為準,而大多數的人也常遵循民間的習俗在這一天裡進補,以補養身體。 回想一下,廿四節氣的這一個觀念之提出是在黃河流域的人們所發現的。無可否認地,在那個以農業為主的年代裡,普遍上而言,熱量的攝取大都不足。中醫認為,「寒」氣會引起人體各器官的「收引」及「凝滯」的現象,是故為慰勞 一年的辛勞,為免體力衰弱,所以採取進補的措施以期恢復元氣。 由於肌肉的 「收引」,也就是常見的抽筋,以及「凝滯」所帶來的悶痛或者是隱痛,因此在進補的這一思維下就必須考量到適合性。 整體而言,黃帝內經在素問卷的四氣調神大論就提醒我們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 腎 ,春為瘺厥,奉生者少。」 中醫的理論中,腎所應對的季節是冬,在五體的對應上屬於骨。由於人體水分的代謝正常與否取決於肺、脾、腎及三焦,所以一旦任何一個臟腑出現了問題,都會嚴重地影響健康。畢竟,人體內之癈物的排出管道不外乎是淚、涶、二便及流汗。 臨床上可見,一旦腎有問題,腰背的疼痛也就在所難免! 雖說長達三個月的冬天寒氣逼人,大方向是需以溫性之如羊肉食物或薑、肉桂等藥材,但是對於某些本身具有「紅、腫、熱、痛」之屬於實證的人而言,卻必須採取相對於上述「溫補」的「涼補」作法才不會產生副作用,嚴重時甚至於對生命造成威脅。 此外,「虛不受補」這一句中醫名言警示人們,對於久病體弱的老年人,或因脾虛體內受濕邪困擾的人而言,因脾胃虛消化差而會導致熱量代謝不良,此時如果服用滋補藥材不但達不到補虛效果,反而更會出現腹脹便溏、惡心嘔吐,致使身體更虛的情況。所以,對於脾胃虛寒且為濕氣較重的人而言,應該先吃四神湯來健脾整胃。 但是,請注意!四神湯絕對 嚴禁加鹽及肉 ,否則預期的效果就無法達到。

異曲同工

唐朝詩人韓愈在 進學解 中談到「子雲相如,同工異曲」。其意係指曲調雖有不同,但是演奏的精彩則是相同;亦即,形式及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則是相同。 「異病同治」及「同病異治」這二個觀念在中醫診療理論中有著一定程度的重要性。甚至於可以說就是「殊途同歸」的最佳寫照,運用止於一念之間。 從「大同」及「小異」的角度來論斷中醫與西醫的基本差異時,西醫的理論裡著重於「小異」,而中醫則在求不同疾病之間所存在的「大同」。一百多年來,西醫一直著重於微生物的分類,細胞的組織特性,因而在這些基礎上發展出抗生素和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但是中醫則在探求不同疾病間的共通性,以求能夠用經濟及有效的方式來治療一個臟所產生的病灶或是牽涉到臟腑之間的疾病。以感冒這一個常見的疾病而言,西醫必然是先確定是細菌或是病毒所引起的,再投以抗生素或是抗組織胺來緩解症狀。從中醫的角度而論,感冒這一個問題就是由屬於外邪的風所引起的。但是,當風邪侵入到人體後,除了會影響到肺之外,也會波及到胃、腎、心及膀胱。然而,此時如果辨證正確及遣藥對症,採取舒解表證的方法得宜,再加上病患體能狀況不會太差的話,個人的經驗中是可以幫助病患在一夜之間達到減緩 90 %的目標;至於醫生最害怕的咳嗽,甚至於是已經咳了一個月的亞急性咳嗽,也多次驗證可以在二次的診療獲得 90 %的改善。所依據的也就是「異病同治」及「同病異治」的觀念。 講得更具體一點,當一個人感冒之後,身體必定會出現如發燒、食慾不佳、肢體酸痛、大便及小便異常等症狀。此時,一個有經驗的中醫師即會依據症狀之輕重來決定是提脾陽、升胃氣為主,祛風衛表為次,或者是祛風邪為先,再來升補胃氣。換句話說,中醫的理論並不全然是如西醫在治療過程一樣僅著重於一個臟腑而已。 二千多年以來,中醫一直將一個人體視為是一個相對於地球這一個大宇宙的小宇宙時,一切的作為都是必須去考慮到來自於外界可能的干擾因素。因此,不管來自外界的病邪有多少,或者是七情所導致之程度,人體就是人體,只要正確地掌握住人體對疾病的反應,「大同」解決了,存在於疾病的小異就沒有生存條件了。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中醫就是以宏觀 (macro) 的角度來看一個疾病,進行診斷與治療。也就是一般人常說的,擒賊先擒王!

法古之養生大法─睡眠

黃帝內經之素問卷中,上古天真論提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必須「 …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也才能夠做到「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保養生命之目的。簡單地講,在中醫理論中的「陰陽」其中一個含意即是畫夜的變化,也就是西醫理論中在「生理時鐘( biological rhythm  )」層次所討論的「畫夜節律( circadian rhythm  )」。換句話說,想要保持健康就必須依循自然的運作規律。 人生就是苦海!年輕力壯時,為了各種的美食、名車、豪宅等慾望,必須出賣寶貴,而且是在一旦損傷之後即為不可逆的健康為成本。結果呢?到最後卻落入萬劫不復的循環,將一切所得到物質作為藥錢來得多活一分鐘的代價。 隨手可得的許多現代人所相信的「科學化」研究告訴我們,睡眠障礙會嚴重地影響到健康!例如 2011 年的睡眠研究期刊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在睡眠障礙與心血管和代謝紊亂有關( Sleep disturbance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一文中就提出了「睡眠障礙是肥胖,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和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Sleep disturbance i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obesity, diabetes,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rok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之見解;此外,美國內科醫學會期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 )在 2005 年也有研究( Association of Sleep Tim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指出,當睡眠少於 6 小時或更少,或者是 9 小時或更長的睡眠持續時間與糖尿病和葡萄糖失耐症( IGT )的患病率增加相關。 2013 年的糖尿病與新陳代謝期刊( Journal of Diabetes & Metabolic Disorders )中的論文( Role of self-care in management of diabe

視無知為習慣

太多人對於社群媒體的資訊似乎都習慣於全盤接受,絲毫不會感到一絲的懷疑!更令人氣餒的是當向他 ( 她 ) 們傳播正規且正確的資訊時,但常常受到冷眼旁觀,更有甚者是冷嘲熱諷以對。 請上天作主啊! 別的不說,沒有吃過五榖米或者是十榖米的人請舉手。很不幸,對不對?每個人都吃過這二種米。為什麼?只因為人家只相信有吃的話,就會對身體的健康有益處。 什麼邏輯啊!這樣子的想法就宛如一般人為了害怕中風,所以就很規律地在吃阿斯匹靈;為了能在晚睡或者是通宵工作後依然保有精神,所以就吃綜合維他命 B 群,期待能在最短的時間達到預期的效果。殊不知,這根本就是「慢性自殺」的行為。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況,太多的醫療從業人員吃得比一般人更多更勤,怪、怪、怪! 一個人如想保持健康,甚至於不是亞健康的狀況時,那就每天除了葷素比例之外,並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運動。畢竟,只要能夠吃得下,排得出,睡得著及笑得出的話,那麼身體及生理及心理就應該是處於最佳的狀態。 問題是目前大部分的人可以說是吃得下,排不太出和有睡眠障礙的行為。以營養學的角度而言,五榖米或者是十榖米的「熱量」太高了。換句話說,當你 ( 妳 ) 選擇吃這二種米時,就務必一定進行運動以消耗所攝取的熱量!吃進超過身體臟腑運作所需的 1500 ~ 1800 大卡的熱量,對於身體就是「負荷」,而不是「多多益善」了。 要排得出其實很簡單! 每天晚上 11 點前躺平 ( 慢 1 秒也不行 ) ,躺平前按摩中渚、太沖及天樞等穴各 100 下, 2 分鐘後必須像小家碧玉一樣,慢慢地喝 2 ~ 3 口溫水 ( 室溫的水也無效 ) 。床上躺平後,請用左手掌心由右側向左側劃圓 5 次,老人家就請加上太溪穴。 沒有做之前,請不要說中醫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