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0的文章

重獲免疫力

圖片
值此新冠病毒橫行全球,奪取人命毫不改色之際,黃帝內經在素問卷的四氣調神大論篇裡所提到「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 … 」經文正是給世人的警訊 . 春季乃「萬物以榮」的季節,病毒亦復如此! 我們不是說口罩不重要,我們要強調的重點是個人如何重獲「免疫力」。 衛福部統計,目前國內因過敏性疾病而就醫的人數約 341 萬人,就診率為每十萬中就有 14,495 人;其中,鼻子過敏的人數約占總人口的 20 % ~40 %,而且數據有往上攀升的趨勢。 這一個現象值得重視的地方就是:只要有過敏體質,就代表體內有慢性發炎,也就是中醫所討論的「熱」或「火」。 就人體的五臟之言,「肝」因五行屬「木」,所以更易「生風而化火」。西醫所討論的能夠主宰睡眠品質,讓人達到深層睡眠的「退黑激素」也在經氣至「肝經」的凌晨 1 ~ 3 點分泌最旺盛。 長期體內慢性發炎,就代表體內的血氧一定不佳。長期下來,內分泌、細胞分化及新陳代謝怎麼可能會好? 總之,想要自身免疫力提升絕對不能天真地想依賴保健食品或者是藥物。畢竟,愈短期見效的作為,意謂著長期之後罹癌的風險隨之升高! 每晚 10 : 55 前務必躺平,禁吃燒烤、冰冷 ( 涼 ) 食物,以及包括牛 ( 羊 ) 奶、蛋及酒外,並且可以從足太陰脾經的大都穴開始,一直按摩到足少陰腎經的然谷穴。 當一位阿嬤給她的孫子認真地按摩一週後,開心地告訴我她孫子的過敏症狀已經改善 80 %,比吃藥還有效的時候,你 ( 妳 ) 還願意冒著有罹癌風險的可能性去借助藥物嗎?

莫認弱將為強兵

這次的武漢肺炎事件可以說是中醫脫胎換骨,擠身主流醫學的大好機會!很可惜地,就目前兩岸中醫名醫 ( 院 ) 所提出的藥方觀之,可能又將陷入敗局!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與難經、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難經一直以來就是學習中醫者必讀的四大經典。沿革發展至今,尚有一派中醫師以尊奉張仲景所研發的處方為榮而自詡為「經方派」的中醫師。然而,這些也就聽聽就好,不要太當真! 古代的中醫師可以僅僅以一味人參為藥方的「獨參湯」治病,但是,很不幸地,現代的中醫應該沒有幾個人可以最少的藥材以達到最佳醫療效果的能力。否則,怎麼會常看到兩岸的中醫動輒以兩種或以上的複方治病,美其名是面面俱到,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又是一個亂槍打鳥,沒有能力認出主要症狀的作法罷了。 事實上,中醫抽象又富含哲學意味的理論本來就很難去參透,更徨論是實踐於臨床!此次,中國中醫界提出由 16 味中藥材所組成的方子,並主張可以對付肺炎病毒。說實在地,聽聽就好,不可當真!! 方子的組成就可以發現是以清熱為主要目標!但是,體虛的狀況下清熱可是會讓「正氣」,也就是西醫所說的「免疫力」更虛,甚至於是出現「腹瀉」的情況。 一直以來,個人秉持「一劑知,二劑止」的原則,每一方子絕對不超過 10 味藥材。治療 A 與 B 流感,腸病毒等案例也曾經有過以 3 味藥材所組成的方子,在一夜之間就解決病患健康問題的經驗。 理由何在?不外乎就是「培元固本」而已! 事實上,中醫一直在「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原則上進行治療。 報載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 FDA )華籍專家指出,武漢肺炎重症患者不可能單獨使用中醫及中藥來治療,中醫的療效仍待審慎評估;而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美籍醫師亦表示,中藥不能直接對抗病毒,只能用於輔助和支持治療,或是在恢復階段時,加入中藥調理「可能會有效果」的看法。 實在講,這個言論就是後代學習中醫者應該引以為戒的!同時,這個說法也足見有能力的中醫師應該把握這一次的機會。因為,美國的專家顯然以西醫的評鑑標準完完全全地套用在中醫,十足地顯示出他們對中醫的不了解。

本末倒置保健令人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可否認地,絕大多數的國人平日對於與健康有關的建議或是應注意的事項「嗤之以鼻   」,以無畏的方式口出「免驚」的狂言來對抗。 風水輪流轉!新冠病毒之後在大排長龍地買購口罩的那些人之中,我們不免好奇到底有多少人就是屬於常把「免驚」掛在嘴邊的人。 「脾」在中醫的理論中係屬於「土」,而這一個「脾土」的健康與否和屬於「金」的「肺」可是存著很大的關係。 看一下那些常常感冒或者是小病不斷的親友,他 ( 她 ) 們的消化功能是否很好?簡單地講,想要預防這次首先會侵襲「肺」臟的新冠病毒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將脾胃顧好。 要照顧好脾胃的第一步就是每晚 10 : 55 前務必躺平。遠離冰冷、燒烤及浀炸的食物及酒。 睡前請各按摩曲池、足三里及太沖等穴。 不要小看這些小動作!一位 72 歲的阿嬤就是這樣子堅持一陣子之後,主動表示睡眠不但不需要依賴助眠藥物外,身體的酸痛也不見了,更重要的是,消化不良的現象 OUT 。

穴位按摩延緩骨質疏鬆

無意嚇唬你 ( 妳 ) !平時聽到,或者是從網路上所得到的健康資訊所引用的數據大都是一些特定專業人士「直接」引用以外國人為樣本母體所進行研究的結論。 但是,「直接引用」基本上就是不負責任且無知的行為。畢竟,上天設計生活在特定緯度的人種就是有不同的體質。 白種人,也就是高加索種人才有的花粉熱體質,除非就是國人的祖先有不同的人種基因才會出現。換句話說,依據統計學的原理而言,白種人根本就不會有黃種人,尤其是華人才會有的喝了牛奶會腹瀉的「乳糖不耐症」。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 20 歲至 30 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尤其是女性在停經後,會因為荷爾蒙的減少而加速骨流失速度。骨質疏鬆指的是骨量因為流失過多,致使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弱。中高齡的父執輩由於沒有警覺,在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的時候仍然沒有覺察到骨質疏鬆的存在。畢竟,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然而,只要一個輕微跌倒,或是如彎腰搬運物品時的突然過猛用力就可能造成骨折。 骨折所引發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可能長期殘疾,影響健康生活品質,甚至會在躺床 8 個月後死亡。 預防骨折,最要不得的行為就是喝牛奶,尤其是 20 歲以上的婦女。有些研究顯示,規律地喝牛奶將導致婦女骨質疏鬆及骨折更嚴重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12225/ , https://iphysio.io/osteoporosis/ ) 。 只要是奶,中醫認為其性寒,易使體內濕氣滋生。臨床經驗顯示,凡是有喝牛奶習慣的人,必有中醫所討論的濕氣出現;一旦上呼吸道感染時,痰量更是非規律地喝奶的患者的三倍以上。 有的喜歡抬槓的人就會提出小孩為什麼就可以喝?此時,請注意中醫的理論指出小孩是具有「少陽」的體質,「陽氣」是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旺盛,但是成年人則剛好相反! 其實預防之道無它, 10 : 55 前躺平,不喝酒,遠離冰涼、油炸及燒烤食物外,並時時按摩足三里、曲池及絕骨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