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8的文章

立夏養生大法

不知各位看倌有否意識到一個很詭異的現象?直銷或者是店鋪之保健食品的銷售量每年俱增,但是,罹患癌症的人數卻也同樣地年年俱增! 當中醫將地球視為是一個大宇宙,而人體是一個小宇宙,這二者之間是分分秒秒都在進行交互作用。這個事實似乎在提醒世人大自然的運轉規律攸關著你我的身體健康。 五月初就立夏了!素問的四氣調神大論篇就明白地指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己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也就是說,如何能有效地掌握大自然的韻律,並且配合它來生活以換得健康,藉以達到「預防生病」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課題。千萬不可以等到了身體發出了健康的警訊才急忙地尋找名醫。真的到了那個地步,那可就是後悔莫及了! 在四氣調神大論中也指出了在立夏「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保健的具體作法就是在「夏三月(農曆的五、六及七月)」,應該「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一旦違反了這個規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畢竟,「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就五行而言,心及夏均屬於「火」。夏天之火氣與心氣相通。「汗」為「心」之液,因此,要讓身體能夠處於正常的狀況,首要之務就是養「心」。簡單地講就是要靜養,避免讓自己「大量而且異常地出汗」。西醫理論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就是因為電解質不平衡。瞬間大量流汗就會造成電解質的極端地不平衡。這也就是為什麼馬拉松過程中須補充水分的道理。 天氣漸熱後,人體出汗多容易流失津液(水份)而傷及「陽」,也就是臟腑的功能。是故,當值春夏交替之間,相對人體之臟腑,此時當春令的肝氣已漸弱,而心氣則日漸增強。所以飲食上則應該是增酸減苦以達到補腎助肝的目標,諸如番茄、檸檬、草莓、葡萄、山楂等類具有酸味的食物,以其藉食物的酸性收斂特性達到預防汗流過多致「陽」受傷的目的,並且加強生津之效果。在穴位按摩部分,則強烈地建議以手少陰經的「陰郄」為主穴,視情況輔以他穴以維護臟腑運作。 具體作法如何?請留言。

呵護媽媽趁此時

無可否認地,婦女在現今的時代裡,除了家庭的擔子,也有經濟壓力!但是,我們卻是必須指出,對於年輕而且還有生育意願的婦女而言,健康更是重要! 由於害怕頭髮分叉,有些婦女寧願在洗完頭後,以毛巾包著頭髮,待頭髮將乾之際才趕快以吹風機將頭髮吹乾。自從美式速食餐廳傳到國內之後,油炸及冰冷的飲食方式也早已成為「積非成是」式的習慣。為了追劇,寧願捱到深夜才上床睡覺,還有的人因為沈溺於愛慾,但又不得不服用避孕藥 …. 上述的情況都是在某一程度上會造成讓婦女心理及生理上痛不欲生的痛經! 據統計,痛經是女性月經來臨時的大敵!國內有將近高達 50 %以上的女性每逢月經期間會出現下腹悶痛,甚至是嚴重時會出現絞痛。不論是氣滯血瘀或者是氣血虛都說明了身體氣血循環出現了問題。可能的因素為「寒」、「濕」及「熱」而造成下面的常見證型: 氣滯血瘀型:經前或行經時會出現小腹「脹痛拒按」情況,而且疼痛劇烈。 寒凝血瘀型:經前或行經時小腹「冷痛」,經血量少,且有血塊;但如以熱毛巾 放置於患處                         則疼痛減輕為重要指標。 濕熱相結型:經前或經期小腹拒按,疼痛劇烈,「痛連腰背」,尿黃得很反常。 氣血虛弱型:經行至經後小腹綿綿作痛,伴有下墜感,喜按,眩暈心悸。 針對上述原因,當然是需要經過專業人員的望、聞、問、切等診斷方能掌握到真正的方向。然而,日常生活上要達預防的目標卻也不是不可能! 1.       鹹入腎。也就是說鹹會讓腎臟的排尿功能受到影響,進而使得體內出現水分 滯留的情                          況,時間一久,濕氣就油然而生。   2.  拒絕刺激性食物。時下大眾的喜歡的咖啡,在經期將來的五天前請暫不要食 用。 3. 不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一般人容易視的小黃瓜、苦瓜、菜瓜等性屬寒與涼 的瓜類。但是     南瓜則較無這一方面的困擾。畢竟,中醫認為「寒」及「涼」 會影響人體的血液循環造成     所 謂的「收引」,也就是現代人所熟悉的「抽筋」 的現象。   生命可以選擇!一旦有了痛經,那麼日後可能就會不孕,甚至於是面臨了生命不可逆的情況。慎之,再慎之! 至於為什麼在經期將屆前為什麼要停喝咖啡?又為什麼是五天前?想知道嗎?請留言!

健康走路減肥正法

您會怎麼做來肥胖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許多人開始信奉西方國家所主張之「日行 1 萬步」的減肥作法,普遍相信只要每天走路 1 萬步,就可以藉著熱量的消耗來達到幫助減重的目的。 可是,我們所看到的實際情形卻是大多數人的只能在開始此項作法的一、二個月時有所差別,之後就很少有大幅度的進步。何故?原來這樣的作法簡直是在玩命! 談到運動健身,一般常聽到的說法就是將勞動與運動混為一談。就生理的角度而言,當一個人的在勞動時必然會動腦,進而使得皮質層的神經點在進行聯繫的動作而產生消耗體內屬於中醫所論之「陽」的氧氣;此外,勞動時所流出的汗會更加速體內電解質的失衡,也就是中醫所謂的「陰」。當「陰」「陽」同時消耗,則必然引起體內臟腑的不平衡。換句話說,勞動根本就不是運動。 想藉著運動養生,首先就必須避免或降低上述之使皮質層的神經點進行聯結的現象。再者,絕對不要從事諸如需要短時間內產生爆發力的快走、短跑、跳躍等動作。求教一下谷哥( Google ),相信你(妳)就可以了解這些運動所產生之致命的比率了! 講了老半天,那麼又該如何走路健身呢?其實道理很簡單,謹守中醫理論中所主張之「汗」是「津液」的組成成分的說法。 事實上,黃帝內經之素問卷中的宣明五氣篇中有著五臟化液,而「心」所化為「汗」的記載。一般正常人當在勞累、劇烈運動、環境或飲食過熱、情緒緊張時都會出現流汗的現象。然而,當屬於「陰」層次的「汗」欠缺時,必然導致與其來源相同之血出現的虛乏的情況。想像一下,當血管內無足夠量的血或者因流汗使得血的濃度變得濃濁時,掌管「汗」的「心」不會出現異常才是奇怪的事,不是嗎?然而,這一個現象也就足以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在運動時因心肌梗塞而死亡的原因了。 想藉著走路來減肥和保健養生?請你(妳)今天起,漫步走路,走路時盡你(妳)最大的自制力不去思考事情,也就是完全放空。那麼,走到什麼程度就停止呢?一旦你(妳)的額頭有流汗時,馬上停止。因為額頭的流汗就足以證明心臟的搏動就已經比平常快,亦即達到運動的效果了。 汗流得愈多,代表著你(妳)與死亡的距離就更近了!

假聰明誤一生

你(妳)還是一如以前一樣,有了發炎、發燒就吃抗生素? 很多,很多人真的是講不聽!本專欄一直以來就苦口婆心地勸導普羅大眾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可是,不聽的還是一樣看不起本專欄的勸告,我行我素地服用抗生素,目的只在求能夠於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解除症狀! 事情絕對不是像憨人所想得那麼簡單! 你看看,人家美國疾病與管理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 CDC )在 4 日公布研究,提醒大家在一次檢驗中發現了 200 多個不尋常的抗藥性的「噩夢細菌」( Nightmare Bacteria )。研究 5000 多個細菌樣本進行「噩夢細菌」測試,當中發現有 25% 的樣本出現異常的抗藥性基因,結果更發現它們很容易分給其他細菌同時產生抗藥性,已知有 221 個樣本出現上述情況。由於所發現的數量比預期的更多,專家憂慮實際情況可能比預期更嚴重。 另外一則美國新近發表之研究證實,長期使用抗生素與大腸腺瘤( adenomas )之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關係( http://gut.bmj.com/content/67/4/672 )。 抗藥性在近一百年來的抗生素使用歷史中,已經可以說是愈來愈猖狂了。一旦體內出現了抗藥性,也就代表了離死亡愈來愈接近了。可悲的是,到處都可以看到太多的人在流感高峰期間,服用抗生素的情況比比皆是。說得有良心一點,真的為這些勇者感到難過! 黃帝內經在素問卷的調經論就曾經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 ; 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之有關於六淫、情志、飲食、環境等內外因素皆可致病的看法。有沒有發現,為什麼吃同一桌的料理,有的人就不會食物中毒呢?其實,這個答案早在素問卷的評熱病論篇中就給了一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答案。換句話說,當一個人正氣虛弱時,那麼就會得病。也就是說,只要身體有「正氣存內」,那麼就會如素問卷的刺法論所示之「邪不可干,避其毒氣」!簡單地理解,「正氣」即是免疫能力。 疾病的發生除了意外事故,說得實在一點就是體內「正氣」不足!可悲的是,一般人平時不重視養生保健,只有在有了病痛之際才急忙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不幸地,偏偏卻採用了錯誤的方法。 唯有重視以調理「根本」以「培本固源」來養生保健的人才能享受天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