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學習從結果論看養生保健

相信大多數在人生中最終能夠達陣的人都會同意「過程中的失敗不重要,成功的結果才是重要」的這一句話! 人的一生絕對不會出現「失敗」缺席的現象,只不過是「失敗規模」的大小所造成的個人損失之程度差別而已。 在養生保健這一條道路上,要讓自己能夠活得有品質的話,扣除先天本質不談,一個人其實是應該窮其一生地多注重後天之保養!俗話說得,有的人由於性格使使然,明明知道自己血糖高,不能夠喝酒,但是卻在種種的原因、理由、或者可以說是一種藉口的情況下從事自我毀滅的行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一句話如果是套用在養生保健這一個層面時,那麼只有二種人:無知及無畏。「無知」之人會因囿於醫學知識之廣博而不得其門而入,乾脆來個依個性而為之的方式;然而,對於「無畏」之人而言,卻會出現與其說這個人是膽識過人,不如說他(她)是有勇無謀。 二百年來,西醫學一直很努力地想去揭開人體的奧秘。但是,這卻是一條很長的路,卻也可能是一條永遠無法抵達終點的路!相對於中醫學,西醫學的基礎一直是以「微觀」的角度在看待人體。也因為如此,姑且不論細胞組織之間的差異,光是看人為的醫師之區分科別就可以知道,這樣的制度真的能夠讓一個醫生得以用「全方位」的方式去看待及掌握人體,並進一步去施行治療? 中醫學二千多年來是以「宏觀」的方式來維護人體能夠健康地運作。中醫學不同於西醫學之追求「小異」,而是在找出「大同」。 「酒」,性辛,溫,味甘、苦,入心、肝、肺、胃等經。 醫林纂要 一書記載其具有「散水,和血,行氣,助腎興陽,發汗」等功效。歷代理論認為溫能祛寒、疏導,辛則達通血脈,禦寒氣,行藥勢之目標。明代大醫 李時珍 在其巨著 本草綱目 一書中也針對「酒」所特有之辛性,提出了「既醉且飽,睡而就枕,熱擁傷心傷目。夜氣收斂,酒以發之,亂其清明,勞其脾胃,停濕生瘡,動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之論點以告誡世人。中醫的理論主張,一旦人的脾胃之氣受到伐傷之後,日久脾氣必然虛弱導致體內生濕,並進而在體內逐生寒氣而聚痰。 當中醫學上廣義的「痰」一旦阻塞了西醫學所說的「微循環」,包括了微血管及微神經時,也就是中醫學所討論的經絡及孫絡時,急症及腫瘤,甚至是癌在體內滋長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由於西醫學的理論基礎只能進行「症狀控制」,而無法如同中醫「正本清源」及「培源固本」,因而自清末民

中醫看六神無主

「六『神』無主」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所謂的「六『神』」乃是指人的肝、心、脾、肺、腎等五臟及膽腑等六大臟腑之神失去了寄居的處所。換句話說,指身上所有的神與魂都失去了原來應有的定位。 中醫理論中,有關於一個人之整個生理與心理交互作用的三大支柱就是精、氣、及「神」。 整體上而論,中醫理論中的「神」,在廣義的方面指涉的是人體的心理與生理二方面之生命活動的表現;但在另一方面,狹義上的「神」則僅僅是指五臟六腑中的「心」這一個陰臟的功能而言。 「心,主『神』」。在中醫特有的臟腑學說中,一個人的「神志」活動的表現係由「心」所主宰。亦即,人的一切與精神、意識以及思維活動的呈現,事實上就是「心」的生理功能之表現。然而,這一個「心」卻不僅僅是解剖生理學上所指的「心臟」而已。 「神」的來源就誠如 內經 中所述之「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以及「『神』者,水穀之精氣也」,其來源可分為有承繼自父母的先天精氣而成的之外,另外也包括了來自於後天之飲食。然而,這二者之間卻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係。因為,來自先天的「神」是必須不斷地從後天飲食物中得到氣、血、精、津液之滋養與補充才能得以維持,而在另一方面,後天的「神」卻也必須依賴先天的「神」才能進行活動。因此,也唯有先天與後天二者之間能夠息息相通,才能達到「陰」與「陽」的平衡。 此外,內經所講的「血氣者,人之『神』」及「『神』者,正氣也」,則是討論到「神」的功能活動及外在的表現;質言之,人體的生命活動中心就是「神」;但「神」卻無法脫離人的形體而單獨存在。 中醫理論主張,一個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由「心」所主,也就是如內經中所說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在由「心」所主的「神」中,又可依五臟之功能細分出魂(肝)、神(心)、意(脾)、魄(肺)、志(腎)等在五臟功能不同的基礎上所區分之概念。 無形的「神」會表現在外在的「形」。然而,先天的「神」需要不斷地從後天水穀精微中得到養分之滋養以維持生命活動,方能使「神」得以繼續地處於正常的狀態。因此,當後天的水穀精微不斷地在滋養著先天之精的同時,人體內的屬於「陰」,也就是物質層次的氣、血、精、津液才得以有效地使屬於「陽」層次之臟腑的功能運作正常。所以,當一個人的精氣充盈,生命活動正常時,那麼「神」的表現也就呈現面色紅潤光

以中醫著手改善胃食道逆流

對胃食道逆流的患者而言,西醫認為可能因飲食型態改變造成疾病發作,必須特別注意。因此,有西醫師建議患者平常可從 生活和飲食習慣調整 ,以達到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病情;此外有五個包括減重、飲食控制、避免暴飲暴食、睡前避免消夜,以及睡覺時抬高床頭等等重點可提供民眾參考,以減緩病情。 事實上, 人生有許多的無奈,但為了生存,必須要忍耐! 由於大環境的不好,造成大多數的現代人為了保住飯碗而必須以生命的時間來換取可能生存的空間。不可否認地,熬夜加班、忍受不良的工作環境、不合諧的人際關係 … 等等的因素都無時無刻地在傷害每一個人的生理與心理。 一般人常聽到的「火燒心」或者是「溢赤酸」其實指的就是胃食道逆流。無可諱言地,胃食道逆流這個健康上的問題對現代人而言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在腸胃方面。 正常情況下,位於人體食道與胃相接處之下食道括約肌 ( 或者稱之為賁門括約肌 ) 在不進食時是不會開啟的,以便阻止胃酸的逆流。然而,當人在進食時,那麼這一個括約肌即會放鬆打開,讓嘴巴吃進去的食物能夠進入到胃裡。但當不進食的時候,這一個括約肌則會保持一定的張力以控制胃部裡面的內容物不至於會向上逆流到食道。 然而,當這一個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受到了外來之諸如降血壓藥物、支氣管擴張劑或咖啡、茶、酒等食物因素之影響後,這一條肌肉的功能就可能會降低,而出現了不正常的開啟或者是收縮力量的減弱,而導致胃酸逆流的症狀。 心胸區的灼熱疼痛或因為酸物經由胸口上衝至喉嚨所造成的不適就是「胃食道逆流症」的典型症狀。臨床上也常發生,伴有胸區悶痛或長期難治的咳嗽其真實的致病原因竟然是由於胃酸逆流而引起食道炎,或者是因為酸性唾液逆流而上至喉頭或口腔後,經由呼吸道吸入所引起之慢性咳嗽、口臭,喉炎或氣喘的例子。 此外,部分的患者也常會感覺到有口酸或口苦、胸悶、打嗝、嘔胃酸、夜間喘咳、喉嚨卡卡有異物感、以及聲音嘶啞不清楚、胸脇脹痛、隱痛、或刺痛等症狀。 中醫將本病歸屬於「胸痛」、「胸痺」、「吐酸」、「噎膈」等範圍。與本病有密切關係的臟腑包括肝、脾、胃;情志之不調、飲食失調、勞累過度或因久病傷脾均可導致本病之發生。 脾、胃居於中焦,互為表裡期以共奏受納和運化水穀精微之功。但脾氣主升,而胃氣主降。也就是說,人體五臟六腑之氣皆宜降,唯脾氣宜升。倘若先天體質不

從七月流火談中醫

詩經 中,在 國風 的 豳風 中有一首名為 七月 的詩裡談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這一首詩中,七月係指夏曆的十一月,約當我們目前所習用之農曆的十一月。這句「七月流火」乃用指涉天氣在七月慢慢地轉涼之意。 古時候的中國,在漢朝之前一直是處於一個不穩定的時期。隨著物換星移等時空因素之改變,曆法也隨之改變。當然,這一個道理也同樣地發生在中醫這一個領域,也因而造就了今日的中醫存在著各家學派所提出的學說與理論。然而,不可諱言地,也導致中醫走向分歧,使得後代習醫者更加費心。 中醫將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而這一個小宇宙是配合著地球這一個大宇宙之運行在運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昔時一年中的農業活動;中醫也依據大自然的運行法則歸納為如 黃帝內經 之 素問 篇中之 六微旨大論 所論之「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簡單地說,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夠維持端賴著「氣」的升降,一旦「氣」的升降出現異常,那麼生命之「生、長、化、收、藏」的運行過程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脾胃論一書作者李東垣為依據此一論述,提出春季用藥須著重於「吐」,以發冬季伏病之邪,夏天則以汗法以達到疏條氣機之目的,在秋季則用下法,以期能達到將體內之廢物透過二便一舉排空,不使病邪有絲毫伏留的空間及時間,以應冬季貯藏之用,至於冬天時則不宜使用寒涼藥以治病,以避免傷及腎之先天之氣。 隨著廿四節氣之變化,中醫也發展出一套「類比」之治法。現代之感冒在中醫眼中有風寒、中風及風熱之分別。對於風寒證型的可以麻黃湯治之,中風證型的則治以桂枝湯,風熱型者則可用桑菊飲;另外,銀翹散則對於溫病,也就是現代所稱之流感有一定的功效。 同理,在施行針灸時就必須依循 難經 第七十難中所論之「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變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變在下,故當深取之」原則,除應考慮季節因素之外,並需視針刺之部位、病證的需要以及針感的程度而決定針刺深度。畢竟,人的氣血之運行乃與季節息息相關。換句話說,自然界的陽氣在春夏二季時是上行,人體的陽氣也因而趨向淺層表皮,所以針刺時稍微淺刺方可竟功;但是,秋冬季時則自然界的陽氣向下,人體的陽氣也趨於深層,所以針刺深度就必須稍微深一點。 中醫是大智慧!中醫絕對不是他類醫學眼中所論斷之經驗醫學而已;中醫是一種

異曲同工

唐朝詩人韓愈在 進學解 中談到「子雲相如,同工異曲」。其意係指曲調雖有不同,但是演奏的精彩則是相同;亦即,形式及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則是相同。 「異病同治」及「同病異治」這二個觀念在中醫診療理論中有著一定程度的重要性。甚至於可以說是「殊途同歸」,運用止於一念之間。 從「大同」及「小異」的角度來論斷中醫與西醫的基本差異時,西醫的理論裡著重於「小異」,而中醫則在求不同疾病之間所存在的「大同」。一百多年來,西醫一直著重於微生物的分類,細胞的組織特性,因而在這些基礎上發展出抗生素和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但是中醫則在探求不同疾病間的共通性,以求能夠用經濟及有效的方式來治療一個臟所產生的病灶或是牽涉到臟腑之間的疾病。以感冒這一個常見的疾病而言,西醫必然是先確定是細菌或是病毒所引起的,再投以抗生素或是抗組織胺來緩解症狀。從中醫的角度而論,感冒這一個問題就是由屬於外邪的風所引起的。但是,當風邪侵入到人體後,除了會影響到肺之外,也會波及到胃、腎、心及膀胱。然而,此時如果辨證正確及遣藥對症,採取舒解表證的方法得宜,再加上病患體能狀況不會太差的話,個人的經驗中是可以幫助病患在一夜之間達到減緩 90 %的目標;至於醫生最害怕的咳嗽,甚至於是已經咳了一個月的亞急性咳嗽,也多次驗證可以在二次的診療獲得 90 %的改善。所依據的也就是「異病同治」及「同病異治」的觀念。 講得更具體一點,當一個人感冒之後,身體必定會出現如發燒、食慾不佳、肢體酸痛、大便及小便異常等症狀。此時,一個有經驗的中醫師即會依據症狀之輕重來決定是提脾陽、升胃氣為主,祛風衛表為次,或者是祛風邪為先,再來升補胃氣。換句話說,中醫的理論並不全然是如西醫在治療過程一樣僅著重於一個臟腑而已。 二千多年以來,中醫一直將一個人體視為是一個相對於地球這一個大宇宙的小宇宙時,一切的作為都是必須去考慮到來自於外界可能的干擾因素。因此,不管來自外界的病邪有多少,或者是七情所導致之程度,人體就是人體,只要正確地掌握住人體對疾病的反應,「大同」解決了,疾病也就不在了。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中醫就是以宏觀 (macro) 的角度來看一個疾病,進行診斷與治療。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擒賊先擒王!

「濕」人滿街令人憂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大「詩」人李白在將進酒這首詩中最令人感傷的詩句! 李白這一位大「詩」人雖然滿腹「詩」書,但卻自誤於「酒」而葬送其寶貴生命。事實上,「酒」這一樣東西在中醫的看法中,其性溫,味甘、苦、辛,歸經入心、肝、肺、胃經,具有通血脈,禦寒氣,助運藥行之功效。因為有幫助藥運行之功,故演變成有藥酒之產生。 「酒」雖然有以上的功效,但並非意謂著所有的人均可以飲用。由於「酒」具有甘味,中醫理論中甘可以達到舒緩的目的,因此如果對一個有肌肉繃緊現象的人而言,尤其當這一個現象是由寒冷病因所引起時,那麼綴飲一點點的「酒」是有助於緩解此一現象的。然而,對於本身已然有「濕」、「熱」或者是「濕熱」並存的人而言,「酒」是必須絕對避免的東西。最簡單辨別體內有無「濕」的方法就是看舌頭。如舌頭佈滿白苔,甚至於膩白苔時,那麼就很明確地表示有「濕」。 「酒」對健康最容易造成的副作用在於引濕發熱!周遭有常喝酒的人仔細觀察必然很容易有口臭的現象,而這種的現象就是體內除了有「濕」之外,同時也出現了「熱」的存在。無可諱言的情況是,一個常喝酒的人不是睡眠品質不佳就是有胃食道逆流困擾!而這些就是胃熱證,並進而影響到心包經所造成的現象。 營養學認為「酒」就是熱量的一種,因此攝取過將會在無法有效地將熱量代謝出身體的狀況下積存於體內,日久引起脂肪的囤積而影響到血管,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而威脅到生命。 事實上,高血脂就是中醫理論中所謂之廣義的「痰」!中醫與西醫由於立論基礎不同,因此在看一個健康問題的角度與闡釋的詞彙也有所不同。但是,其實二者卻是意謂著同一個的問題。無法橫跨並有相當程度掌握二種醫學人,除了會常常就誤解之外,最可惜就是去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