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增加蕁麻疹風險
無可否認地,自從新冠肺炎 2019 年爆發以來,相信你我會看到一個現象層出不窮,那就是蕁麻疹( Urticaria )的例子愈來愈常見到。 據統計,全球約 4 千萬名患者受慢性蕁麻疹所苦,國內則約有 20 到 25 萬人。蕁麻疹是一種常見因過敏反應而引起的皮膚病,發病時皮膚會出現凸起、就好像被蚊子叮咬般的紅疹。一般來說,急性蕁麻疹在 3 天內就會自行痊癒,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 CSU )則可能必須持續反覆發作超過 6 週以上。 2022 年日本醫學會期刊的一篇論文提出一位接受莫德納( Moderna )疫苗之 27 歲的婦女,在接種後 12 天出現急性蕁麻疹(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91317 );此外, 2023 年一篇德國的研究也指出,新冠疫苗的注射除了會誘發急性蕁麻疹之外,也會讓慢性蕁麻疹出王見惡化的情形( https://www.mdpi.com/1999-4915/15/7/1585https://www.mdpi.com/1999-4915/15/7/1585 )。 就統計而言,慢性蕁麻疹的好發年齡為 20 至 40 歲青壯年族群,其中,女性發病比例約為男性的 2 倍,可能的原因與女性較多免疫失調的體質有關。統計顯示,國人中一生中約有 23.3% 蕁麻疹發生風險、平均每 4 人就有約 1 人。 慢性蕁麻疹的好發時間點有晝夜差別特徵,常見發病於晚上 7 、 8 點以後,甚至睡到半夜被癢醒。就治療而言,急性蕁麻疹主要使用類固醇治療有所不同,慢性蕁麻疹的第 1 、第 2 治療方式以不同劑量的抗組織胺為主。 中醫的角度而論,蕁麻疹則屬於「癮疹」或「風疹塊」的範疇,其病因大多與風、濕、熱等三種外邪有關。 事實上,隨著病程的發展,原本的「濕」邪更會進化到「熱」,也就是中醫所討論的「陰極必陽」現象。臨床上,建議患者務必要減少吹到冷氣外,亦應避免冰冷食物,酒類及糯米與其他相關的糥木製品,並請隨時隨地按摩曲池穴及太沖穴。 有照作的患者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