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中藥煎服


無可否認,有很多人一旦在求助西醫無效後,就將全部的希望寄放在中醫。

然而,整體上而言,中醫的治療手段包括了中藥、針與灸、拔罐、及推拿等。除了中藥以外的手段可藉中醫從業人員的施行外,其中中藥部分,除扣除目前有些中藥房會有提供代客煎煮之服務外,大多數都需患者在中藥房自行抓藥後在家煎煮及服用。

大黃,味苦,藥性屬寒;係歸於脾、胃、大腸、肝、心等經的用藥。本藥依據炮與否的條件,可用以瀉下,清熱,攻積,瀉火,止血,解毒,活血及祛瘀等。例如,因溫熱病所引起的熱結便秘,血熱妄行所導致之吐血、衄血、咯血,以及包括由於濕熱病因而致之瘀血,連帶造成的婦女疾病等都可以視情使用。

事實上,養生保健絕對不允許偷雞摸狗!臨床上常常看到有病患為了方便,所以自作主張地將醫師所開的五天份的藥,一次煎煮後將藥放在冰箱;之後,異想天開地將已煎煮好的一大鍋藥再分成五天來服用。

有夠天才吧!真是敗給這些病患了。

有的藥的藥性是屬於輕薄,如薄荷就可以用來加強柴胡的功效,以達到疏條肝氣的目的。但是,一旦儲放在冰箱一段時間後,藥氣無疑地早就煙消雲散,散得一乾二淨了。藥喝了會有效?那才奇怪了!

煎煮過程中,為了達到醫者的診療目的時,有時些必須「後下」。也就是說,當一帖藥方的其他藥材煎煮到一定的程度後,再將應該「後下」的藥材放入與其他已先煎煮的藥一起煎煮。但是,特別要注意的事項是當「後下」的藥材放入後,當藥湯開始煮沸後即應關火,以免藥氣的有效成分流失。因此,為了能達到有較強的瀉下通便,以及清滌腸胃積滯之作用時,大黃就應該「後下」。

假使為了達到活血、祛瘀的功效,大黃就必須經黃酒的泡製;然而,經過酒製後之大黃的原所具有之瀉下力相對地也變得比較弱。

相對於「後下」,當在煎煮「牡蠣」、「石決明」這一類具有硬殼的藥材時,為能使其有足夠的時間釋放出有效成分,因此就必須「先煎」。


整體而言,一位醫者能夠成功地完成使命,除了必須一定的醫術之外,藥材的煎煮是否得法亦佔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穴位按摩解決足底筋膜炎

查覺體內濕氣重要關鍵訊號

顧好脾胃才有保健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