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佛教對談


佛教從漢朝開始,自印度傳到中華民族的社會迄今,處處可見佛理可謂是深入於人間,且日趨興盛。同樣地,在滿清時代之八國聯軍之後,西醫雖然在中醫起源地的國度內一度取得人們的信任,但是,在人們因為保健,或者是畏於藥物所帶來之副作用的考慮下,中醫也逐漸地在拒絕藥害之意識抬頭的環境中再度獲得病家的喜愛。畢竟,西醫基本上就是症狀控制,而中醫則以調理根本見長。

無可諱言地,人一生的思想不外乎就是在生和死之間在迴盪!

一直以來,中醫就是將人體視為是一個小宇宙,隨時隨地在與地球這一個大宇宙相互影響。

華嚴經提出了虛空法界一切諸法是為佛法的內在基礎,而這也就是學佛之人應該體認到的根本,亦即所論之「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佛法在教導人們,一旦人不能夠順勢大自然,疾病即生;此時,這是屬於生理功能異常的表現,也就是生理與大自然的抗爭結果表現。

佛教中的醫經將「喜、怒、哀、樂、愛、惡、欲」等列為七情;相對於中醫的理論而言,中醫則是將「喜、怒、憂、思、悲、恐、驚」歸納為內傷七情,與屬於外在病因之「寒、暑、燥、熱、濕、風」等六淫視為病因。

「相由心生」告誡世人,一個人的內在心理層次的想法,是可以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完全展現在外,亦即中醫所謂之「有諸內則形於外」。

事實上,心理與生理是可以相互影響的。例如一個情緒不佳的人,那麼他表現在食慾上的結果就會出現有「厭食症」及「大吃大喝」二種的病態型式。這種心理與生理交互影響的最經典例子就是大多數的人都飽受折磨的失眠,睡不好或者是睡眠品質不佳。諸如這一類的健康問題在臨床上發現,大多數都是心理影響生理的比例上較多。至於中、老年人因為內分泌不足的「陰虛」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之「陽亢」的人數更是日趨上升!

思考一些在現實之當下情境中根本不存在、不可能會發生、或者是即使已經發生但卻無力去挽回的事情等等均是屬於佛教所謂的「妄想」。

事實上,中醫之所以會認為七情是生病的主因,乃是因為七情為五臟之主;因此就病理角度而論,就會產生譬如過喜和過恐會對心產生危害,怒則傷肝,肺會傷於憂,過度思慮則脾會受到害,驚和悲則會對腎有所危害等無可避免之情況。


佛教界行醫濟世的高僧亦多有人。歷代寺廟中,眾人所知的武當及少林就是以治病去疾而聞名的明證;此外,浙江的竹林寺亦同樣因善治婦科疾病,且以竹林女科證治一書而在婦科領域有著不可抹滅的地位,當然其他小有名氣的廟寺亦不在少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穴位按摩解決足底筋膜炎

查覺體內濕氣重要關鍵訊號

顧好脾胃才有保健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