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那裡來


最近一名政治人物因顏面神經麻痺的新聞,引起大眾對於「風」的重視。

「諸『風』掉眩」一詞讓世人了解到痙攣、抽筋及走路時姿態的搖晃,或者是頭眩都是與中醫所討論的「風」有著極大的關係。這一句原出自黃帝內經之素問卷的至真要大論篇中的「病機十九條」明確地點出,疾病有外感、內傷之分。

中醫的理論在求「大同」,這也就是完全不同於一直著重於「小異」的西醫。在中醫理論中,肝臟主「風」,也就是說,一旦肝臟有了異常,體內也就會有「風」出現,換句話說,這就是不同於源自於外界,也比較接近西醫在討論的細菌與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勞倦會傷身,最終更會使得氣及血異常而導致難以致命的健康問題。

類固醇的運用是西醫處理顏面神經麻痺的標準治療方式,整體上需要一週的時。很不幸地,個人就曾經處理過一位21歲的少女,她在經過類固醇治療三個月後,西醫建議她尋求中醫。更令人難過的事實是,在接受中醫8個月之診治後,仍然針藥罔效。在經過了解病史及中、西醫的治療方式後,短短的7次針療即完全解決,讓少女重拾歡顏。事實上,一名80歲的老翁也是同樣在8次的針療之後,幸運地解決顏面神經麻痺的問題。

換句話說,中醫是值得信賴的;不過,找到對的人才是關鍵!

預防為上策。每個人在保健的這一條道路上本來就應該發揮自制力,不是嗎?為了追劇而超過11點才去躺平,值得嗎?當然,人生有許多的無奈,但是為了生存也必須忍耐而必須努力工作,甚至於加班換得三餐的人而言,預防更是重點。

無論是如何地疲勞,請給自己些許時間的休息。每晚睡前務必花大約5分鐘按捏耳朵,尤其是耳垂。平時請偷空按摩曲池、足三里及太沖以保平安。

除了按摩,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在10:55前躺平,養成喝溫開水的習慣,並且在晚上7點前吃完晚餐喔!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穴位按摩解決足底筋膜炎

查覺體內濕氣重要關鍵訊號

顧好脾胃才有保健本錢